中国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15-11-23
在过去的30年里,IT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购物方式、通讯工具、工作会议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实体店,网上交易,这些变化应接不暇。随着技术的革新,嵌入式系统已经被日趋成熟,并与传感单元相结合,扩展了物联网和感知的能力。除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移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都在逐渐发展成引领世界的重要力量。 从2010年到2015年,世界工业计划先后经历了2010年欧盟2010计划,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3年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英国制造2050以及2015年中国制造2050。 德国工业4.0计划 2011年汉诺威工博会提出工业4.0概念,并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科学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上升成为国家战略。2013年正式发布工业4.0计划。 谈到了工业4.0,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核心技术CPS系统,它是使用数字化技术,将物理实体抽象为数字对象,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实现对象间的通信与控制,虚拟物理融合系统中软件应用可以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一个计划的完美实施预示着要制定一个好的战略,对于工业4.0来说,它的成功也正是源于它的双重战略。 领先的供应商战略
领先的供应商应从设备供应的视角,强调工业4.0的潜力,德国供应商提供制造业与世界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以在工业4.0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国际营销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优先市场
率先实施工业4.0战略的领域是德国国内制造产业,为了塑造并且成功拓展这个领域的市场,就必须在不同厂址的商务间的联系紧密,并且需要不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进一步要求符合逻辑的、不同价值创造阶段、生命周期产品、产品范围和相应制造系统的点对点的数字化整合。 “通过对比德国工业4.0的目标及战略,中国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并制定5个发展战略为成功铺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4.0产融战略专家罗百辉老师表示:中国拥有市场,德国拥有技术,完美的配合也催使中德经贸合作构成两国关系的重中之重。双边贸易一直占中欧贸易的近三分之一。中国是德国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而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不光是中德贸易的合作,德国的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同时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从关注德国工业起,德国先后经历了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前两者从初级到完善,直到工业4.0最终呈现出补齐短板的战略方针示范。 “通过采用和联网与制造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横向:“互联网+制造业”,纵向:“制造业+互联网”的结合方式,实现转型制造强国。”罗百辉老师表示,对于工业4.0来说,其具有八大优先行动,标准化和参考架构、管理复杂系统、建设用于工业的宽带基础设施、安全和保密。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则框架、资源利用效率。它将重点行业放在汽车工业、飞机制造、医疗技术等其他领域上。而中国制造2025在其基础上,扩大领域,将焦点扩展成为十大重点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拍等行业。 据悉要立足国情,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将分为三个阶段,而中国制造2025只是其中的第一个阶段。如果进展得顺利,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以迈进世界第二方向,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但这仅仅是转变的开始,随着计划的推进,到2045年,中国有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为了完成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离不开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最终总结来说,通过《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强国,终将实现一个目标,两化融合,三大阶段、四项原则,五条方针及工程,十大领域。